时间: 2024-06-23 05:22:30 | 作者: 模具展示
1920年2月中旬。这天黄昏,一条杭州来的客货混装船,沿着浦阳江溯流而上,缓缓靠上黄宅码头。一个身手敏捷的年轻人,身子一纵,从船上跳下。年轻人身着长衫,留着三七分头,眉间开阔,眼眶凹陷,鼻梁坚挺,嘴唇棱角分明,手拎一只旧皮箱。
皮箱有些分量,年轻人换了一只手,撩起长衫前摆,掖在腰间,迈开步伐,朝山谷快步行走。夕阳下,两侧群山一阴一阳,阴面深黛,阳面金黄。山这边,是浦江县。山那边,是义乌县。他的家乡分水塘,就在半山腰的垭口。
衢州籍作家徐锦庚的长篇报告文学《望道:〈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的前世今生》(以下简称《望道》)中这段跃动而清新的文字,一下子将读者带入那个年代的那个场景,想立刻去结识青年陈望道,以及与《宣言》有关的“望道们”。
在创作《望道》前,徐锦庚已是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三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八届徐迟报告文学奖得主,《望道》是他最新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由浙江文艺出版社于2021年12月出版。2022年10月起,山东广播电视台广播文艺频道每日一期推出《望道》连播,总共46期,引发了听众网友的青睐。
“如果说,有一部书改变了世界,我以为,非马克思、恩格斯所著的《宣言》莫属。”徐锦庚感慨道,《宣言》虽只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却成为全世界人的“红色圣经”。在中国,这本书影响了一群人,催生了一个政党,最终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1848年,《宣言》在德国横空出世,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从那以后,《宣言》就像一束火炬,从欧洲传到中国,照亮中国革命的前进道路。一大批在黑暗中摸索的革命志士,高擎这束火炬,胸怀变革之志,追望真理之道。他们矢志不渝,坚贞不屈,前仆后继,接力传递,革命之火在世界的东方终成燎原之势。
《望道》全书共十二章,前后各有引子和尾声。在阅读中,读者强烈地感受到徐锦庚的精心构思,他把中国的诞生发展,放到人类运动发展史的大背景中去考量,体现了他对科学社会主义源头的追溯,也是对中国初心使命源头的追溯。他紧紧围绕《宣言》这条主线开小书,是如何为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点燃新的希望之火,怎么样影响了一群“望道们”,对于中国的成立产生了重要影响,而这群“望道们”又如何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徐锦庚首先用两章的篇幅,让读者认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动展示了《宣言》问世的过程,展现了两位伟人的深厚友谊。紧接着,他围绕《宣言》中文全译本诞生这条主线,先描述以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中的“望道们”,满怀激情,追求进步,探索中国在列强侵略、民不聊生的困境下,出路何在,复兴何时?《宣言》的出现,给这些先进知识分子带来了鲜活的精神食粮,他们如饥似渴地学道、悟道,并且渴望着能够吸引更加多的有识之士参与到寻道、学道、悟道、践道的队伍中来。
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之道,并在中国得到普遍的传播和实现,将西方语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翻译成中文出版发行,此事势在必行。1920年2月10日一早,李大钊将从北大图书馆借出的《宣言》英文版,托陈独秀找人翻译。戴季陶也从日本带回《宣言》日文版,托邵力子找人翻译。历史的机遇和重任,便落在了留日归来的陈望道身上。随后,陈望道从上海返回浙江义乌老家,在柴房里挑灯夜战,废寝忘食,译至忘我处,竟然错把墨汁当红糖,演绎了“真理的味道真甜”的经典故事,经久不衰,为人传诵。当年8月,陈望道的《宣言》中文译本出版发行。
多年后的徐锦庚,倾力书写这段红色记忆,反映一部红色经典的前世今生。他从小角度纵深切入,追根溯源,讲述了陈望道翻译《宣言》的故事。同时,他以生动文学之笔,既有宏大的叙事结构,又有微观的细节描写,全景式地讲述了《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的故事。他将马克思的成长史、马克思主义诞生史、国际共运史、党史、《宣言》一书在中国的传播史,巧妙地熔于一炉,把中国革命放到世界革命的大格局中来考察,提炼出作品高远深刻的主题立意。
徐锦庚用这部沉甸甸的新著,回应了读者们的阅读期待: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宣言》是在何种背景下产生的?他俩是以怎样的心态完成的?它是如何被认可、经典化、中国化的?译者陈望道是个怎样的人?《宣言》是如何在早期党员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读完《望道》,读者的这样一些问题大多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答案。
初看书名《望道》,以为是一本写陈望道先生的文学传记。读后才令人恍然大悟,书中刻画的不仅是一位望道,而且是一群包括陈望道在内的,寻找真理之道、践行真理之道的“望道们”。
徐锦庚所写的“望道们”,既有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位革命导师的伟大历程、真挚友谊和奋斗人生,又有一群与陈望道同时期的“同道们”:陈独秀、李大钊、胡适、、戴季陶、邵力子、陈望道、李汉俊、沈玄庐、李达、沈雁冰……其中,陈望道则是浓墨重彩的人物,徐锦庚以陈望道翻译《宣言》为轴心,选取“毁佛办学”“赴日求学”“参与酝酿建党”“分道扬镳”“重归初心”等重大节点,再现陈望道毕生为追求真理上下求索的人生奋斗历程和鲜明的个性特征。
书中还展示了大量党史文献,刻画了《宣言》传播过程中,对中国人的影响和带给中国革命的意义,多角度剖析其为中国的诞生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所起的铸魂引航作用。在娓娓道来中,展现了中国筚路蓝缕又光辉灿烂的征程,赋予读者以持久磅礴的心灵力量。
《宣言》开宗明义的第一句,就让陈望道颇费踌躇。他在纸上写了画,画了写,绞尽脑汁,反复修改,最后敲定为:“有一个怪物,在欧洲徘徊着,这怪物就是。”
油灯下的陈望道,并没意识到,他郑重写下的这句话,在民众心里回荡了数十年!直到22年后,在延安窑洞的另一盏油灯下,的理论家博古反复推敲,才将“怪物”改为“幽灵”,把“徘徊”改作“游荡”。
上段近乎接近现场地描绘了陈望道在江南湿冷的冬天,躲在老家的柴房,历经许多日夜,耗费很多心血,反复斟酌理解,审慎用词落笔,完整翻译《宣言》的动人情形。这样具有画面感和镜头性的文字书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望道》有个副题:《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的前世今生。徐锦庚最初接受的创作任务,是写陈望道翻译《宣言》的故事。“我能与《望道》结缘,要感谢文艺报社总编梁鸿鹰先生。2020年10月,浙江文艺出版社计划出版一本陈望道传记,社长虞文军请梁总推荐作家,梁总就推荐了我。听说是写陈望道,我就答应了。一是感兴趣,二是有把握。”
早前,徐锦庚曾系统而深入地研究、梳理过《宣言》的来龙去脉,他与铁流创作的报告文学《国家记忆——一本〈宣言〉的中国传奇》,2014年获评第十三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16年改编成建党95周年献礼片《大火种》,讲述的就是山东广饶百姓以生命保护1920年8月首版《宣言》的故事。
经过反复斟酌,徐锦庚最终决定写“望道们”。因为陈望道是《宣言》的译者,而不是著者。在他眼里,著者与译者之间有着一条长长的时光隧道,由西而东,崎岖坎坷,流急滩险。一大批有志者高擎这束火炬,而陈望道正是火炬传递者之一,但他并不是孤军奋战,周围有一众“望道”。他说:“鉴于此,我决定追根溯源,从两位德国青年开始,一路寻踪觅迹。”
徐锦庚是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家,曾写过很多重大题材的作品并获大奖。这次要完成如此重大的系统考证《宣言》的报告文学,面临着诸多挑战:题材不好写,涉及面太广,事件重大,人物众多……在《望道》出版之前,已经有不少写陈望道的作品,徐锦庚能否写出新意?最终,他以虔敬之心“就道”,以耐烦之心“弘道”,捧出了厚重的《望道》,对这些疑问作出了文学化的回答。
在创作中,徐锦庚力求从小角度纵深切入,站位高远,一边梳理马克思、恩格斯著述《宣言》和陈望道翻译《宣言》的由来,一边诠释的著名论断“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回望中国的光辉历程,刻画二十世纪初一批中国革命者的群像。
《望道》饱蘸厚重的历史之墨,又兼具生动的文学之笔,读来感觉既忠于史实,又像小说一样引人入胜。《望道》虽是历史题材,但因时间久远、场景不再,创作时很难直接获取第一手素材,大多只能从第二手、第三手素材中获取。作品写了很多赫赫有名的人物,如果机械地照搬史实史料,就会缺乏生动性、可读性;而如果脱离史实胡编乱造,又会失去真实性。徐锦庚紧紧地把握八个字:大事不虚,小事不拘。那些有据可查的史实,特别是载入史册的大事,不虚构杜撰、歪曲篡改;具体的场景、对话、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等细节,则结合当时的环境背景作一些渲染。他的观点是:报告文学不能虚构,但可以渲染。“虚构”是无中生有,“渲染”则是小中见大。
《望道》的开头,徐锦庚描写了一段马克思和恩格斯初次见面时的冷淡场景,两人有一段充满火药味的对话。这是有史实依据的,因为恩格斯在他逝世前4个月,写给《马克思传》作者弗·梅林的信中回忆:“11月底,我在赴英途中访问编辑部的时候,在那里遇到了马克思,这就是我们的十分冷淡的第一次会晤。”起因是马克思反对鲍威尔,而恩格斯是鲍威尔的同盟者。
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素材中去芜存菁、去伪存真,避免人云亦云、以讹传讹,也在考验着徐锦庚考证、甄别素材的功力,取决于他功课做得扎实深入。比如,关于陈望道改名的事,邓明以教授的《陈望道传》有这样的记载:“陈望道原名陈参一,他求学东瀛及初到‘一师’任教时都是用的原名。正是在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示后才改名为‘望道’。”徐锦庚则列出四条依据,否定了邓的说法,认为陈望道是在留学日本期间改的名。
文学是人学,总归要落实到具体的人物。2021年6月,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文学博士张首映在《望道》序言中写道:“锦庚1995年从海业,奉职新闻界,迄今26年,作为资深记者,乐于采访、长于记事、精于叙事;作为作家,深谙文学写人之道,敢于写人、善于写人、专于写人。《望道》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既在事上,更在人上。”徐锦庚刻画了一群内心充满信仰、不屈不挠的人群像,写出了他们的激情与执着,以及默默平凡的伟大,其中的不少场景描写感人至深。再加上感染力极强的语言表达,扎实缜密的史料分析,使得《望道》成为一部描摹人类崇高理想追求者群像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尤其是对以陈望道为代表的一批中国早期革命者的形象塑造和刻画,堪称入木三分,如陈独秀的豪情、李大钊的沉稳、胡适的谨慎,虽着墨不多,却令人印象深刻。
与其他文学作品不同,《望道》的主角不是人物,而是一本书——《宣言》,涉及的所有人物,都是围绕这本书、沿着时间轴线梯次展开的,陈望道便是其中的重要角色,其命运故事是最精彩也是最硬核的部分。徐锦庚将陈望道的个人命运置身于时代洪流之中,展现其对真理的上下求索和对信仰的不懈追求。他以唯物史观直面真实的历史,勇于触及党史的所谓敏感点和“痛点”,还原、写活了一个真实的陈望道,将其成功地塑造为丰满的报告文学人物形象。
《望道》以特有的文学敏锐思想、谨慎表达的笔调和对材料反复考证辨析的理性态度,深入到党史的深处,拂去历史的烟尘,打捞沉睡的记忆,求证关键节点的真相,勇于质疑,显示出一位优秀报告文学作家的求实、求真精神。徐锦庚在别人没看到、没听到、没想到的地方,挖掘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在扎实地、深入地甄别和考证后进行创作。
“夜已深。布鲁塞尔的街头空旷静寂,零星的夜行者匆匆而过,燕妮和孩子们已沉沉入睡,只有书房里的那盏昏暗台灯依然亮着。书桌前的马克思,犹如入定一般,背后墙上的巨大黑影纹丝不动。”
上段描绘的是马克思将要动笔写《宣言》那个夜晚的庄严氛围。这氛围来自徐锦庚内心的庄严,使他能穿透岁月,穿越巴黎漫长的黑夜,看到那盏亮着的灯。
徐锦庚怀揣一颗致敬先辈之心,积数年之功,爬梳整理,将零碎的信息整合成册,使得《望道》突显了文献性。他下功夫查阅了大量原始文献及其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且尽力找寻第一手第一版的原始材料,还进一步对相关材料来比较与研究,坦陈自己的看法与判断。比如陈望道译本第一版的出版时间,一直存有1920年4月、5月和8月这三种说法,他经过认真比对与推算后明确个人选择支持8月一说;在《望道》第十章《从这里开天辟地》中,徐锦庚以严谨的创作态度,参阅多方史料,赞同采纳了嘉兴的研究成果,确定早期组织成员人数为58人之说;他研究采纳了中国社科院的研究成果,确定“一大”开幕日期为1921年7月23日;同时,确定了一大代表为12人,而非13人。
《望道》看似没有贯穿全书的人物,然而作品中的“我”就是贯穿全书的人物。作者以自己的思索和责任,以全力以赴的姿态,渗透在作品的呼吸和脉动之中,成为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书中有段插曲,2005年3月,徐锦庚出访意大利,途经匈牙利布鲁塞尔时,迫不及待地赶到布鲁塞尔大广场附近的“天鹅之家”,这是他心仪已久的小旅馆,因为1847年卡尔·马克思在此度过。当他满怀敬意地望向那个专门为马克思留着的座位时,思绪立刻回到了马克思身边。
作为资深媒体人,徐锦庚作品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还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儒雅、细腻、简洁、生动,看不到官话、套话,他追求的是正声雅言、细腻精准。《望道》中的“望道们”,被他写得神情各异、栩栩如生:
“恩格斯注意到,眼前这个人,头发蓬乱,额头宽阔,一张大脸庞,被密密的络腮胡包围着,蝴蝶结胡乱歪向一边,衣袖被磨得油光发亮,有一处线头还松开了,里面的白衬衣袖口上,形成一圈污迹……但是,那双眼睛却如鹰隼一般,忧郁、深邃、刚毅、锐利,射出的光,能把胆怯者一眼刺穿。”
《望道》一经出版,就受到文学界、出版界和读者的广泛关注,相继入选“中国好书”2021年12月榜单、长安街读书会2021年12月“干部学习新书”书单、2021年度“浙版传媒好书”、出版商务周报2022年1月“50本‘潜力股’新书”榜单、“百道好书”2022年2月榜单、中宣部出版局好书荐读活动2022年5月书单、中国教师报2022年度“十本书”特色榜单、两项国家级翻译出版工程(2022年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2022年丝路书香工程),被翻译成意大利文、阿拉伯文、尼泊尔文、英文,入选浙江、山东、四川、广西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干部学习推荐书目。
2022年4月24日,在《望道》研讨会上,诸多评论家、出版家围绕《望道》的文学价值、人物特色、语言风格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参加会议的专家认为,《望道》实为一部当代作家为天地立心、为时代立传、为民族存史的“望道”之作。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局势的变化,重读《宣言》,深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人类意义,成为人阅读之必须。徐锦庚以作家的思索和责任投入创作,将中国史传传统发扬光大,将史、记、传有机结合,对《宣言》的创作传播史进行了深入挖掘。它既是一部红色历史,记录了国际共运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中国史的一段历史;同时也是对《宣言》创作、传播、译介影响的真实和客观的记录;更重要的是结合了一个个具体人物传记书写了一种红色记忆、国家记忆和民族记忆。
研讨会上,徐锦庚分享了创作的初衷和过程:《宣言》这本薄薄小册子,有着撼天动地之伟力,为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点燃新的希望之火,直接催生了中国的成立,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他说:“书名‘望道’不作名词,而作动词,取意追望真理之道。追本溯源不忘初心,这既是我的创作初衷,也是我的人生态度。”
张首映在序言中说:“《望道》属于历史题材报告文学,写的多是大人物,现代史上尤其是党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意在雕刻一组‘望道’群像。从文学塑造和雕刻形象乃至群像视角看,他精心雕刻的都神形各异,气质性情凸显,跃然纸上,取得成功。尤令我难以忘怀的,是它的长度、广度和厚度。长度,不只在篇幅上,更在书写对象的时间跨度上;广度,既有一时一地之广度,也有同一地域不同时期之广度;厚度,体现在考证的深入和思想的当量……”
著名文学评论家李炳银评价到,望道译书变世界,锦庚《望道》续珍史。徐锦庚已经有许多的文学创作收获,但《望道》的写作更加敬诚和严谨。从作品所涉及的人物事件内容就会知道,他需要多大的阅读和调查采访功夫,就知道他需要怎样的理解甄别和判断能力,下笔时需要何等的谨慎和用语心思了……在经历了艰辛后,徐锦庚很好地完成了这样的写作。
著名评论家李朝全认为,《望道》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一部史、记、传有机结合的长篇纪实,为国家写史,为民族留记,为人物立传。更重要的是,这部红色史记结合了一个个具体人物的人生传记或传略,是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创立者和中国早期党员的生平经历来展开的。
作家逄春阶评说,“我佩服徐锦庚的,是他发自肺腑的真信、真感、真悟。真爱真理,满怀敬畏,心灵透明,才知行如一,下笔才有根,才有神。只有写书的人自己有信仰,才能使信仰人格化,更具亲和力和吸引力,他的书写是理直气壮的‘信仰书写’。”
徐锦庚从开化大山里走出来,先是投笔从戎,继而弃武从文,从军人到记者,从记者到作家,实现人生的精彩转身。难能可贵的是,他无论身处何方,热爱家乡的情怀始终未变。2014年,他写家乡的报告文学《懒汉治村》在人民日报副刊整版刊出后,社会反响强烈,原先寂寂无名的“懒汉”书记徐樟顺和东坑口村,自此闻名遐迩。
2022年正逢民族英雄左宗棠诞辰210周年,当年3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徐锦庚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大力弘扬左宗棠爱国主义情操的建议》。今年,他连任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再次向大会提交建议,希望学史明理,学史增信,澄清对左宗棠这位历史人物的误解,理直气壮地宣传左宗棠,大力弘扬其爱国主义情操。
值得一提的是,左宗棠与衢州也有着密切的关联度:左宗棠发迹于衢州,从“未谙戎务”的一介寒儒,跃居军机大臣和两江总督高位,显赫一生。左宗棠在衢的活动,显示了卓著的政治和军事才能。衢州既是他的大本营,也是他的发迹地。治衢期间,他整顿吏治,将饮酒作乐、借捐肥己者革职遣散。他上奏朝廷,恳请豁免兵燹后的衢州钱粮,百姓当年在菱湖一带建有左公桥。
3月26日,记者又一次连线徐锦庚。作为人民日报社山东分社社长,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依然笔耕不辍,写作计划满满。如今,盛名之下,他又投身新的创作计划:应济南市委宣传部邀请,撰写长篇报告文学《英雄山》,反映济南从王尽美创建早期组织到解放的28年辉煌历史。
“英雄山是济南的城中山,安葬着1770多位革命先烈。这是一座令人景仰的红色之山、英雄之山,与有很多不解之缘:山名是命名的,革命烈士纪念塔由题名,一些革命先烈与有着密切联系,包括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早期山东省委书记、后来成为毛岸英岳父的刘谦初,红军时期的秘书黄祖炎等。”徐锦庚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习强调:‘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我将努力通过有厚度的史料、有深度的视角、有温度的文字,塑造革命英雄群像,彰显伟大建党精神,以此印证、解读、阐释‘中国为什么能’。”(许彤)
籍贯浙江江山,出生地浙江开化,人民日报社山东分社社长,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十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出版《中国民办教育调查》《国家记忆》《台儿庄涅槃》《大器晚成》《涧溪春晓》《望道》等长篇报告文学,发表《懒汉治村》《行走的脊梁》《驯虫记》《老汤》等短篇报告文学,被《新华文摘》《学习活页文选》《红旗文摘》等转载,作品入选中宣部“优秀现实题材文学出版工程”、中国人民大学教材和多个纪实文学精品选本,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三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十六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特别奖、第八届徐迟报告文学奖、山东省第七届“泰山文艺奖”、山东省第十一届“文艺精品工程”奖,作品被翻译成英文、俄文、德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罗马尼亚文、土耳其文、尼泊尔文等9种文字。根据《国家记忆》改编的电影《大火种》,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荐为纪念建党95周年重点影片。《国家记忆》和《台儿庄涅槃》被评为“中国有声”70年70部优秀有声阅读文学作品。
林武在青岛董家口经济区调研时强调 聚焦绿色低碳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 不断的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林武在青岛董家口经济区调研时强调 聚焦绿色低碳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 不断的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陆治原参加 3月25日下午,省委书记林武来到青岛董家口经济区调研,强调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绿色低碳,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不断的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夯实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根基。省委副书记、青岛市委书记陆治原陪同调研。…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习重要讲线日上午,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在中国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研究审议有关工作事项。 省委书记林武主持会议并讲话。…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习重要讲话 和全国两会精神 研究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事项 3月14日下午,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传达学习习在中央党校建校九十周年庆祝大会暨二〇二三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审议有关工作事项。 省委书记林武主持会议并讲话。…
山东代表团举行全员会议总结代表团工作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上带好头作表率 林武讲线日晚,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山东代表团举行全员会议,总结代表团履职情况,安排有关事项。代表团团长林武主持会议并讲话,副团长周乃翔、陆治原、杨东奇出席。…
林武周乃翔看望慰问全国两会新闻工作者和山东团工作人员 陆治原参加 全国两会期间,山东代表团团长林武,副团长周乃翔、陆治原、杨东奇,在住地看望慰问了全国两会新闻工作者和山东团工作人员,对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林武、周乃翔来到山东团住地媒体演播室,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和大众日报、山东广播电视台前方报道团队和随团工作人员一一握手交流,了解大会新闻宣传和代表团服务保障情况。…